• <dl id="65xle"><xmp id="65xle"><dl id="65xle"></dl>

      <blockquote id="65xle"><xmp id="65xle">

        <noscript id="65xle"><tbody id="65xle"></tbody></noscript>
        <dd id="65xle"><dfn id="65xle"></dfn></dd>
        APP下載
        機會在手,求職信息實時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載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眾號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園招聘 > 教職工招聘 > 深圳985博士后招聘|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2024年招聘博士后
        深圳985博士后招聘|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2024年招聘博士后

        發布:2024-01-02 14:57:17  關注:15836次

        一、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位于深圳市光明區,是中山大學在深圳校區建設的醫科學院,與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是兩個平行獨立的學院,在招生、畢業等人才培養方面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均遵循中山大學的統一要求。

        作為一個年輕的學院,學科建設將傳統公衛與新興公衛融合發展,匯聚了包括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衛生學、衛生毒理學、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等在內的傳統公共衛生二級學科,還包括了傳染病病防控、生物安全、生物信息學、病原結構生物學、免疫學等新興交叉學科的一批海內外優秀人才。學院青年人才薈萃、朝氣蓬勃、合作互助,研究氛圍自由開放,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豐碩。學院長年面向海內外招聘博士后,入站后的博士后除了可以依托中山大學各個科研平臺開展工作,還可申請并獲得深圳市各類頗有力度的人才配套或科研基金支持。

        二、合作導師

        1.錢軍教授qianj9@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院長、中山醫學院副院長、華南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籌)主任。廣東省杰出人才,全軍拔尖人才,國家四個部委生物安全專家委委員(科技部、農業農村部、衛健委、教育部)。從事高致病性病原與生物安全研究,獲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授權專利22項。代表性成果發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medicine上。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教育部科技創新專項項目等。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510

        https://zssom.sysu.edu.cn/zh-hans/teacher/8625

        研究方向:

        1.病原微生物識別鑒定及感染與傳播機制研究;

        2.病原微生物變異進化及其與宿主互作效應研究;

        3.新型疫苗及生物安全技術產品研究。

        2.舒躍龍教授(shuylong@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講座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4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迄今,作為項目負責人共主持國際國內科研課題20余項,共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以通訊(共同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nejmlancetjidjveid等主流國際學術期刊共發表論文130余篇,單篇最高他引超過1000次。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77

        研究方向:

        1.流感病毒分子進化、跨種傳播及致病機制研究;

        2.流感新型疫苗及診斷方法研究;

        3.新發傳染病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研究。

        3.楊燕教授(yangyan3@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副院長,廣東省營養轉化工程中心主任。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同時還主持廣州市科創委重點項目、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深圳市科技計劃基金項目和橫向課題多項。研究成果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80多篇,包括cir reseclinicalmedicineredox biologyebiomedicine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參編多部國際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教材與專著,并擔任多個國際期刊審稿人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等函評及二審評委等。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培養并出站博士后2名,年度考核均為優秀。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在讀博士研究生6名,在讀碩士生12名。歡迎具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和食品科學、生物信息學等背景的博士合作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82

        研究方向:

        1、營養與心血管代謝性疾病防治的基礎、流行病學研究

        2、血小板病理生理學及其相關疾病的營養防治研究

        3、營養與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基礎、流行病學研究

        4植物化學物的研發、應用與轉化研究

        4.杜向軍教授duxj9@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高性能計算公共平臺(深圳校區)主任。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計算生物學與生物信息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信息學專委會及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委員。科研目標是解析傳染病產生、流行、傳播及致病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提升人類面對傳染病威脅主動性,實現傳染病定量解析,指導精準防治。研究方向聚焦傳染病計算系統生物學,開展相關基礎與應用研究,側重綜合運用統計學習、理論建模以及高通量實驗技術等手段,整合從微觀到宏觀的多維異質信息,定量研究多種系統因素與傳染病的產生、演化、傳播、感染免疫以及致病的復雜關系,揭示并定量描述背后隱藏規律及其機制,指導傳染病日常監測、預警、防控與治療。代表性成果以第一或通訊先后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高水平雜志上發表。先后承擔傳染病相關國自然面上及重點國際合作、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省重點研發計劃以及市重大團隊在內多項基金。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83

        研究方向:

        1.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生物信息學/計算與系統生物學

        2.傳染病分子演化與傳播規律解析、理論建模與預測預警

        3.感染免疫系統生物學研究以及公共衛生與醫學大數據深度挖掘

        5.陳耀慶教授(chenyaoqing@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副院長,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疫苗基礎研究專業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杰出青年,深圳市免疫協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體藥物以及新型疫苗設計。通過人單抗高通量篩選平臺研究病毒感染后的體液免疫應答,利用反向疫苗學,為疫苗免疫原的設計與優化提供理論依據。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項目,國自然重大研發計劃培育項目,國自然面上項目等多個國家省市項目,相關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于cel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nature comm.emerg. microbes infect.cell. mol. immunol.等專業學術期刊。博士后申請人可為生命科學或醫學相關領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學,生科相關,生物信息學,結構生物學,微生物等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7

        研究方向:

        1.廣譜流感疫苗的研發

        2.廣譜新冠黏膜疫苗的研發

        3.治療性人單抗的研發和臨床應用

        4. b細胞免疫應答機制及bcr組庫進化

        6.孫彩軍教授(suncaijun@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艾滋病、流感等新發傳染病防控策略研究(疫苗創新技術研發及抗病毒藥物靶點發現)。兼任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疫苗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疫苗基礎研究專委會常務委員等。在advanced science, plos pathogens, j infection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期刊發表80余篇論文;申請發明專利15項;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任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擔任viruse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microbes & immunity等期刊編委(editorial board)

        詳見http://phs.sysu.edu.cn/teacher/teacher01/104978.htm

        研究方向:

        1.艾滋、流感等病毒性傳染病防控技術研發(新型疫苗、艾滋病功能治愈)

        2.病原與宿主相互作用(天然免疫抗病毒機制,廣譜抗病毒藥物靶點發現)

        3.疫苗流行病學研究(疫苗猶豫、接種行為等)

        7.孫力濤教授(sunlt@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f1000 associate member,主要對藥物及疫苗開發領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和配體相互作用等作出評價;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分子生物物理學會委員;front physiofront neurosci等雜志guest associate editor;作為獨立審稿人,審稿了10多個雜志的200+篇文章,包括nat communtrends mol medcancer researchneurologyscience bulletinbrief bioinform等。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杰出青年項目等多個項目,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重點項目、穩定支持項目、新冠攻關項目等。在naturenat immunolnat struct mol biolcell resnat communpnasjacs等雜志發表論文超過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18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

        詳見http://phs.sysu.edu.cn/teacher/teacher01/1135676.htm

        研究方向:

        1.病原的感染與免疫

        2.蛋白質翻譯、翻譯后修飾及相關疾病的分子機制

        3.氨酰trna合成酶相關功能的研究

        8.李秀紅教授lixh@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一直從事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和其他各類項目十幾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第一和通訊70多篇。參編教材10多部,申請專利多項。主持的漢語發育性閱讀障礙兒童的認知神經心理特征和腦機制之獨特性研究獲第二屆(2017年)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在國家和省級多個學術專委會擔任職務。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690

        研究方向:

        1.學習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多動癥等神經發育障礙類兒童的神經腦機制和病因

        2.兒童情緒障礙的病因和篩查體系建立

        3.親子關系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和機制研究

        4.嬰幼兒追趕生長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9.方強林教授(fangqlin3@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疫苗基礎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致力于運用冷凍電鏡、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等研究噬菌體病毒顆粒的組裝機理,以及噬菌體感染細菌過程中關鍵生物大分子復合物的超微結構;在利用結構生物學手段揭示噬菌體組裝及其與細菌相互作用分子機理的基礎上,利用蛋白質設計技術改造噬菌體病毒顆粒或噬菌體蛋白,開發可以替代抗生素對抗耐藥菌(如結核分支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的新型噬菌體制劑、基于噬菌體衣殼的基因遞送載體以及基于噬菌體衣殼的疫苗。已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包括scienc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目前團隊包括4名博士,11名碩士。招聘博士后可為免疫學、病毒學、生物信息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或結構生物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386

        研究方向:

        1.噬菌體組裝及其與細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2.可以替代抗生素對抗耐藥菌的新型噬菌體制劑開發

        3.基于噬菌體衣殼的基因遞送載體以及疫苗開發

        10.楊崇廣教授yangchg9@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研究方向為傳染病基因組流行病學和系統流行病學。綜合運用病原生物學,基因組學,空間流行病學,生物信息學和傳統流行病學等交叉學科,從事結核病(菌)傳播和異質性研究,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播散和演化機制研究,同時評估其對疾病診療和傳染病防控的作用。主持包括國自然,nih-ctsa等國內外多個基金項目。已發表sci文章30余篇,包括發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pnas等國際期刊。目前團隊包括3名博士,7名碩士。招聘博士后可為分子流行病學,生物信息學或傳染病模型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426

        研究方向:

        1.傳染病系統流行病學

        2.結核病傳播模式及其異質性

        3.病原菌耐藥及其流行、演化機制

        4.傳染病防控策略與預警預測

        11.向建幫副教授/青年研究員(xiangjb@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中國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青委會委員。主要從事環境暴露與主動健康技術領域的研究,包括穿戴傳感、環境與大腦健康、疾病負擔、健康建筑等方面。課題組通過開發穿戴式個體環境暴露與生理參數監測設備,結合環境流病隊列及組學方法,研究多環境因素(空氣污染、新污染物、微生物、光、聲、溫濕度等)對人群大腦健康相關疾病的作用機制,評估相關環境因素造成大腦健康相關疾病的負擔和經濟損失,進一步開展干預研究,通過營造室內環境開發具有大腦健康促進功能的健康建筑環境。目前主持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啟動項目、中山大學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青年教師團隊項目課題、國家環境保護大氣復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室內空氣質量評價與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等。主要研究成果發表于lancetjama intern. med.environ. int.environ. sci. technol.等。

        博士后申請人可為醫學、環境或工程相關領域研究背景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468

        研究方向:

        1.環境與生理穿戴式傳感設備研發與應用

        2.環境暴露組對大腦健康相關疾病作用機制

        3.疾病負擔評估

        4.健康建筑環境營造

        12.劉斯洋副教授(liusy99@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博士畢業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信息學專業,長期專注人類群體基因組與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擅長使用已有的遺傳與進化的理論或通過開發新的生物信息學方法來解析人類群體基因組的遺傳與演化特征,探索疾病的分子病因與發病機制,建立個體與人群疾病預警與干預模型。迄今主持國自然科學基金(nsfc)、丹麥創新基金(innovationsfonden)4項科研項目,總經費約660余萬。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含共同)cellnature,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等生命科學領域發表多篇論文。目前團隊包括2名博士,3名碩士。招聘博士后可為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學,預防醫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390

        研究方向:

        1.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系統流行病學

        2.人類疾病的遺傳基礎與演化規律

        3.復雜疾病的分子病因模型與精準防治

        13.戰義強副教授zhanyq8@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獨立pi,神經流行病學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就讀于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和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曾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2017)和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nia)端粒研究網絡先鋒獎(2021)。主持神經流行病學等課題研究經費125萬歐元。主要從事衰老、老年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流行病學的病因學研究工作,累計發表論文5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發表在am j epi, eur j epi, jama neurology, annals of neurology, circulation research, heart等雜志,被引1000余次。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431

        研究方向:

        1.端粒和生物學衰老

        2.神經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學

        3.生存分析統計方法

        14.周繼昌副教授zhoujch8@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深圳市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領域的教研工作,兼任中國營養學會基礎營養分會常務委員。先后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迄今主持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專利授權4項,參編中、外文專著6部,參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曾在j nutr, free radic biol med等期刊發表硒、維生素d與代謝病方面的研究成果。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394

        研究方向:

        1.微量營養素代謝與健康

        2.營養遺傳互作與疾病風險

        3.食源性危害因子鑒定與控制

        15.陸少游副教授(lushy23@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主要從事環境污染物暴露與健康研究工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國際環境科學主流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sci論文40篇,擔任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詳見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6

        研究方向:

        1.新型有機污染物人體暴露及早期健康效應

        2.食品污染物風險評估

        16.蔣紅兵副教授(jianghb8@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b類候選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獨特感染模式生物線蟲的新病毒研究模型以探究從線蟲到高等生物進化保守的宿主-病毒相互作用機制。目前,利用該模型已發現多個新型宿主-病毒交互機制,其中包括tnk2-nck1-wasl促病毒感染通路,hip1/hip1r促病毒感染因子以及tut4/7抗病毒先天免疫新機制等。同時,利用宏基因組學及分子病毒學研究傳染病的病原生物學,已發現多個導致小兒腹瀉的新型星狀病毒mlbva等并確立了mlb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學特征。相關文章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在pnaselifembionsmbjvi等國際期刊上。目前團隊包括了2名博士和4名碩士。博士后申請人應具有生命科學或基礎醫學相關領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學,病毒學,基因組學、遺傳學及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512

        研究方向:

        1.模式生物研究宿主-病原交互機制(病毒學,先天免疫,功能基因組學及

        遺傳學等)

        2.傳染病的病原生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病毒學,血清流行病學及宏基因組學等)

        17.羅歡樂副教授(luohle@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成員,近年來共獲得10項基金的資助,目前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深圳市面上項目,并以參與課題單位負責人或核心成員參加了兩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及其它省市項目。近年來以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virolog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博士后申請人可為生命科學或醫學相關領域研究背景,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學,病毒學,生物信息學,結構生物學,微生物等領域的博士畢業生。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9

        研究方向:

        1.新發突發病原致病機理

        2.疫苗研發

        3.病原與宿主相互作用

        18.田德朝副教授(tiandch@mail.sysu.edu.cn)

        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統計與應用概率學院,在美國cmu計算生物學院jian ma教授課題組接受博士后培訓。主持國自然面上項目一項(數理科學部,2023-2026)和廣東省面上項目一項(數理科學部,2022-2024),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和深圳市可持續發展項目。在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計算生物學主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指導課題組碩士研究生在recomb 2022會議做20分鐘口頭報告。博士后申請人為計算相關的博士畢業生,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信息學,統計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

        詳見https://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86

        研究方向:

        1.面向高維復雜三維基因組學數據的統計方法開發與應用

        2.深度學習模型在單細胞組學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3.揭示三維基因組結構在健康與疾病中的關鍵生物功能

        三、招聘要求

        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國內外優秀博士。根據不同人才計劃提供有競爭力的待遇,同時可繳納深圳社保,享受深圳博士后相關政策。

        四、聯系方式

        有意應聘者可將個人簡歷直接發送到意向導師郵箱,或發送到劉老師郵箱liun78@mail.sysu.edu.cn【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此招聘長期有效,歡迎有志青年加盟,相約深圳,共創未來!

        推薦:更多教職工招聘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久久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 久久久久久狠狠丁香|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