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11-25 07:54:54 關注:15594次
院系/所/中心 (School)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 |
合作導師 (Mentor) |
林金泰(http://www.pku-atmos-acm.org/acmChinese.html/)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博導、系主任,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長江特聘教授(2023年)。研究方向為大氣環境、衛星遙感和氣候變化。迄今在Nature、PNAS、多個Nature子刊等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引用8900余次,H指數為48,11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單篇論文被瀏覽/下載20余萬次。曾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2011–2015年地球科學共25項),連續四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2019-2022年度),獲PNAS Cozzarelli Prize(年度論文獎,每600篇PNAS論文遴選1篇)、AGU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Early Career Award(平均每年3名)、涂長望青年氣象科技獎一等獎等十余項榮譽。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數十次。擔任Science Bulletin青年編委(獲優秀編委獎,2019-2022)、ERL執行編委(全球13人)、ACCR編委、JMR編委等。 張霖 (http://scholar.pku.edu.cn/acaq)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長聘副教授,博導,副系主任,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9)。研究方向為大氣化學及其與氣候系統的相互作用,致力于發展空氣質量數值模型以研究全球及區域大氣污染來源與沉降、區域輸送、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及農業生態的相互影響。已發表SCI論文100余篇,引用7500余次,成果發表在包括Science、Nature子刊等期刊上。現擔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氣象局氣候系統模型創新團隊成員、全球大氣化學模型 GEOS-Chem區域模型負責人,擔任期刊J&AWMA、AAS編委。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第2排名)、中國氣象學會涂長望青年氣象科技獎、清華-浪潮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獎。 沈路路 (https://faculty.pku.edu.cn/lshen/zh_CN/index.htm)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2022年)。主要研究CH4/N2O溫室氣體、極端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相互影響等大氣環境問題。開發了大氣化學模式加速算法、混合極值統計模型、高效率貝葉斯反演算法等一系列數值和統計模型。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科技部重點專項課題等項目。以一作或通訊身份在PNAS、Nat. Commun., Remote Sens. Environ., Atmos. Chem. Phys等國際主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近20余篇,其他合作論文40余篇,總引用4400次,H 指數為30。獲得了謝義柄青年氣象科技獎。 |
研究專業/方向 (Department/Area)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大氣成分衛星遙感算法開發及排放通量反演(主要包括NO2、CO2、NH3、CH4、N2O等); 大氣污染的未來演變及其應對,大氣環境與多系統耦合及相互反饋(經濟、農業、能源等) 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數值模型融合(高精度排放反演等) |
年薪標準 (Annual Salary) |
基本待遇(包括五險一金、博士后住房補貼、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學等)按國家博士后相關規定及北京大學辦法執行; 按國家和北京大學相關規定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基礎年薪外,可提供額外項目補助; 提供國內外學術及企業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會,協助博士后期間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的申請及推薦; 對條件優秀者,將協助申請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后以及中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資助。博雅博士后享受學校以及額外配套資助 北京大學博雅計劃項目信息請見: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22e0746345904184b6576a97f47607e2.htm; 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詳情請見: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9ee52e3dccaf42c8be1a5c5e36edc90c.htm 具有兩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經歷(含校外博士后)且取得優秀科研工作業績者,可按學校評審程序申請專職研究人員系列,特聘副研究員和特聘研究員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有較大幅度提升。 對符合條件的留學博士及外籍/境外人員,將協助申請北京大學博士后重點資助項目。 特別優秀者支持國際合作交流以及推薦國外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繼續深造。 |
職位描述 (Position Description) |
圍繞大氣成分,從事大氣環境、衛星遙感、氣候變化方向研究,撰寫相關學術論文和報告,參加和組織相關學術會議。 |
候選人基本條件 (Basic Qualifications) |
1. 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 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熟練掌握英語者更佳; 3. 熱愛科研,踏實勤奮,性格隨和,容易溝通,有志在學術界進一步發展。 |
候選人附加條件 (Additional Qualifications) |
無 |
申請材料 (Applicant Documents) |
有意向者請將未來研究興趣(以郵件正文)、個人簡歷(附件1)、代表文章(附件2)發送至意向導師(可選擇多個合作導師)郵箱 林金泰linjt@pku.edu.cn 張霖zhanglg@pku.edu.cn 沈路路 lshen@pku.edu.cn 已獲得學位者請附博士論文摘要及目錄,尚未取得學位者請注明預計畢業日期。 郵件題目請標明為“【博士后應聘】-姓名-學校/工作單位+高校英才網gaoxiaozp.com”。 |
聯系人 (Contact Information) |
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沈路路lshen@pku.edu.cn |
備注 (Remark) |
初選通過后郵件通知候選人面試;申請材料恕不退回。 |
截止時間 (Due Date) |
長期有效 |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請關注博士后招聘網微信公眾號(ID:boshihoujob)
原文出處:
http://postdocs.pku.edu.cn/zpxx/e8fd5a189950490784371b026a4e2125.htm
(電話聯系時請說明是在博士后網(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博士后網(boshihouzp.gaoxiaozp.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