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id="65xle"><xmp id="65xle"><dl id="65xle"></dl>

      <blockquote id="65xle"><xmp id="65xle">

        <noscript id="65xle"><tbody id="65xle"></tbody></noscript>
        <dd id="65xle"><dfn id="65xle"></dfn></dd>
        APP下載
        機會在手,求職信息實時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載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眾號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園招聘 > 教職工招聘 >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科研團隊博士后引進簡章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科研團隊博士后引進簡章

        發布:2024-12-16 18:17:57  關注:21976次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是我國高校最早設立的航空學院之一,學院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大批優秀畢業生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梁,是譜寫人才培養“西工大現象”的中堅力量。培養了以“20家族”總設計師楊偉、唐長紅、鄧景輝和“民機總師”陳勇、韓克岑、陳迎春為代表的一大批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杰出畢業生,被譽為“飛行器總設計師的搖籃”。

        01、一流師資

        陳一堅-中國工程院院士 飛豹總設計師

        于起峰-中國科學院院士 實驗力學專家

        唐長紅-中國工程院院士 運-20總設計師

        楊偉-中國科學院院士 殲-20總設計師

        鄭曉靜-中國科學院院士 力學專家

        周又和-中國科學院院士 力學專家

        夏克青-中國科學院院士 力學專家

        學院形成了以兩院院士領銜,國家級人才為骨干的高層次人才隊伍體系。現有兩院院士7人(含外聘),國家級領軍人才10人,國家級青年人才25人,陜西省及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19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02、一流學科

        1)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雙一流”建設學科,A+學科,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第二

        l 飛行器設計與系統工程、航宇結構與制造、飛行器控制與信息、人機環境與數智融合

        2)力學

        B+學科,學校“3+2”學科

        l 固體力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航空器結構與適航技術、生物力學

        03、一流科研

        學院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三大獎10項,“十三五”期間,學院科研到款累計超過8億元,牽頭千萬級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獲資助116項,獲批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重點類項目3項。

        04、一流平臺

        學院擁有飛行器基礎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牽頭)、強度與結構完整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單位)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沖擊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擁有飛行力學與氣動優化設計數智化研究所、可靠性與運行支持工程研究所等14個院級研究所。

        05、一流教學成果

        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2項。

        教學成果詳情(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06、一流團隊

        團隊1:飛行器/武器系統綜合優化與體系工程團隊

        01團隊負責人

        張安,教授,博士生導師

        02團隊簡介

        團隊依托“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與飛行器基礎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飛行器體系貢獻度與綜合設計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以國家發展需求為牽引,針對武器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精確化、隱身化和無人化發展需求,在飛行器武器系統綜合設計、體系對抗效能/貢獻度分析、飛行器智能指揮決策與控制及飛行器系統工程等領域開展探索與研究,先后主持國家國防重點型號和重大科研課題等科研項目80余項,先后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三等獎12項。

        團隊以“育國之棟梁、鑄國之重器”為使命,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為目標,為復雜武器裝備體系、跨域協同作戰、智能化無人系統等相關的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輸送高素質人才,并提供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

        03團隊研究方向

        以未來飛行器/武器系統綜合優化設計為主線,開展復雜體系對抗環境下空/天智能武器平臺協同自主決策、控制、協同打擊、體系工程及其貢獻度分析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武器裝備體系作戰仿真、效能與貢獻度評估研究;

        (2)智能自主空戰博弈決策與火力控制研究;

        (3)智能任務規劃與決策研究;

        (4)大規模無人機集群管理與編隊控制技術研究;

        (5)飛行器設計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

        04博士后崗位描述

        因科研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博士后1-2名。招聘專業方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系統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等相關方向。

        05博士后申請條件

        (1)具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系統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相關專業博士學位,畢業于國內外雙一流院校或同等層次研究所,年齡不限;

        (2)在相關領域有較好的研究基礎,有良好的學術成果,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學術作風嚴謹,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

        (3)熱愛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有較強的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4)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寫作能力;

        (5)符合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后招聘相關規定。

        06博士后崗位待遇

        (1)團隊科研氛圍濃厚,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科研條件、充足的經費支持,依托飛行器基礎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飛行器體系貢獻度與綜合設計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等平臺開展研究工作;

        (2)除學校提供待遇外,團隊每年提供15萬配套經費和績效獎勵;

        (3)團隊全力協助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申請。

        團隊2:先進飛行器結構完整性創新團隊

        01團隊負責人

        馬玉娥,教授,博士生導師

        02團隊簡介

        團隊依托強度與結構完整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和飛行器結構力學與強度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以重大裝備需求為牽引、突破瓶頸為導向,聚焦航空、航天、導彈、發動機等先進飛行器材料/結構,包括先進金屬、先進復合材料、先進增材制造以及多功能結構的疲勞斷裂、耐久性/損傷容限、完整性理論研究。團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葉企孫重點項目、面上項目、JCJQ重點項目、國家基礎項目群項目、共用技術、領域基金等國家級項目70余項科研項目,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200余篇論文,獲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全國徐芝綸力學優秀教師獎、國防科技進步獎等。

        團隊負責人:馬玉娥教授,航空結構完整性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材料/結構疲勞斷裂領域研究/技術工作,中國航空疲勞與結構完整性專家委員。

        團隊核心成員:劉印剛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澳大利亞回國;姚旭丹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英國回國;汪萬棟教授,省部級人才,荷蘭/瑞士回國;馮曄副教授,同濟大學博士;黃瑋副教授,新加坡回國;孫文博博士后。

        團隊特點:年輕化、國際化、前沿化、朝氣蓬勃、富有創造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先進飛行器結構完整性團隊。

        03團隊研究方向

        (1)先進材料/結構疲勞斷裂,包括增材制造、焊接、復合材料結構;

        (2)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設計與分析,結構可靠性分析;

        (3)復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結構力學、損傷演化與失效;

        (4)極端環境下材料/結構的疲勞斷裂、高溫力學、熱防護結構;

        (5)疲勞斷裂先進數值方法:相場法、近場動力學方法等;

        (6)先進增材制造技術。

        04博士后崗位描述

        (1)極端環境下可重復使用復合材料結構壽命評價及損傷機理研究方向博士后1-2名;

        (2)增材制造結構高動態載荷作用下結構斷裂行為研究方向博士后1-2名;

        (3)防/除冰復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研究方向博士后1-2名。

        05博士后申請條件

        (1)具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機械、復合材料、增材制造、疲勞與斷裂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

        (2)熱愛科研工作,具有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敬業精神,具有較強的研究創新能力、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及組織能力;

        (3)能夠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具有良好的英文溝通、閱讀與寫作能力;

        (4)有從事科研工作的強烈意愿且責任感強。

        06博士后崗位待遇

        (1)除學校提供的待遇外,合作導師課題配套5-8萬元/年;

        (2)其他資助: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等;

        (3)課題組給予一定啟動經費,用于差旅、專用設備購置等支出;

        (4)課題組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鼓勵并協助博士后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

        07、聯系方式

        聯系人:趙毓梅、朱兵

        聯系電話:029-88493671、029-88460479(來電時請說明是在博士后招聘網看到的招聘信息)

        郵箱:zhaoym@nwpu.edu.cn(郵件主題標明為“應聘崗位+姓名+博士后網”)

        學院網址:https://hangkong.nwpu.edu.cn

        原文出處:

        https://mp.weixin.qq.com/s/I2GIiFZow6vdNu18mSKKSQ

        (電話聯系時請說明是在博士后網(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博士后網(boshihouzp.gaoxiaozp.com)”)。

        推薦:更多教職工招聘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99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午夜天堂av天堂久久久|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99精品国产| 日本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影院|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综合网|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