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5-09 18:14:35 關注:19988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七院)位于深圳市光明區,醫院占地面積23.36萬平方米,是中山大學在深圳的直屬附屬三級甲等醫院,首批國家航空醫療聯合救護試點醫院,深圳市唯一、廣東省內第二個移動醫院,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引進的名院項目,規劃總床位4000張。地處光明科學城中心,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灣實驗室,醫院將立足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下,服務粵港澳、輻射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樹中大情懷,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以醫學人文和智慧化為特色的開放式、綜合性、研究型教學醫院。立志到本世紀中葉,整體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級應急與災難醫學中心、國家級保健康復中心,遠期目標將建成國際領先水平、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世界級醫學中心。
醫院的一期建設開放床位800張,已于2018年5月11日全面開業。目前醫院開設專科68個,引進中大醫科2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團隊。近兩年,醫院著力加強學科建設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提高學科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全面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量在深圳市醫療衛生機構一直名列前茅,2022年立項數、資助金額雙雙名列第一。現累計引進“三名工程”高層次醫學團隊9個(總立項金額1億元),獲批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普通外科、4個深圳市醫學重點(培育)學科-胃腸外科、腎病科、急診醫學科、重癥醫學科等和深圳市中醫特色專科-中醫糖尿病專科。
吉林公務員
已獲批落地廣東省消化系統惡性腫瘤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深圳市中藥活性物質篩選與轉化重點實驗室、伯明翰大學-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聯合臨床研究所、心肺復蘇研究所和臨床醫學研究大數據中心,以及愛德蒙•費舍爾(Edmond H. Fischer)轉化醫學研究諾獎實驗室和托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DNA修復精準治療諾獎實驗室。
為進一步推動我院各項事業良好發展,我院面向社會招聘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下設多個專科負責人,根據醫院工作需要擇優錄取。竭誠歡迎優秀專家前來應聘,共創世界名院和良醫紅爐的偉業!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布如下:
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簡介
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18年5月與中山七院同步開業,是醫院規劃打造的三大中心(國家級區域性醫療中心、國家級應急與災難醫學中心、國家級保健康復中心)之一和重點發展的特色學科群。2017年8月,中山七院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承擔深圳市移動醫院和緊急醫學救援隊建設項目;2018年6月成為深圳市120網絡醫院;2019年成為國家首批航空救援醫療試點單位,為粵港澳大灣區急危重癥醫療救治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援提供堅實保障;2020年5月成為深圳市臨床醫學重點培育專科;2021年9月經廣東省衛健委批準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
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現有醫師29人、護士39人,醫師團隊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碩士學位者占90%,其中正高3人、副高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人;護理團隊有副主任護師1人、專科護士12人,95%人員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
遼寧公務員
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現有床位30張(含搶救留觀區、急診病房、EICU),按照學科發展規劃,結合急危重癥病種的特點,中心將拓展為以下6個專科:卒中中心(頭頸中心)、胸痛中心、腹部與盆腔中心、四肢與骨盆創傷中心、院前急救科、EICU。
北京公務員
中心特色:
1.在急診區域設置了包括CT和DSA在內的復合手術室;
2.擁有由9輛特種車組成的深圳市移動醫院和緊急醫學救援隊;
3.急診醫學碩士博士培養單位。
二期工程建成后,中心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融合急診、急救、災難救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及海陸空立體急救體系于一體的綜合性醫學急救中心。中心將按照“為急危重癥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理念,建設成總面積共6層,約2.8萬平方米的獨立建筑群,包括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創傷中心,床位220張,其中EICU 35張,不同類型手術室10間,設直升機停機坪、移動醫院等,其主要功能將包括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含急診手術)、搶救留觀、急診重癥、住院病房等。同時也是急診醫學專業住院醫生規培基地、航空緊急救援培訓基地。
學科帶頭人簡介
事業單位考試公告
廖曉星,中山大學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心血管專業)、博士生導師(急診醫學專業),現任急診與災難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教研室主任、黨支部書記;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急診科)學科帶頭人;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急診科)主任;深圳市醫學重點學科培育項目(急診科)學科帶頭人;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從事急診醫學、心血管內科學、災難救援醫學的臨床醫療、教學培訓、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40年。帶領團隊創立了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中山一院)和深圳市臨床重點培育學科(中山七院),組建深圳市移動醫院和緊急醫學救援隊。擅長各種急危重癥救治,尤其對心腦血管急癥等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研究方向為心血管急癥,重點為心源性猝死和心肺腦復蘇,以及急診醫學與災難醫學學科建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市級、校級等研究項目20余項,發表專業論文250多篇,主編參編學術專著20多部,任多家專業雜志編委。曾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一等功臣”稱號。
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簡介
李玉杰,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急診醫學/全科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急診醫學/災難醫學醫教研工作,具備豐富的急危重癥救治經驗,擅長急救技能和災難救援的情景模擬教學,具有應急狀態下綜合指揮協調能力。
現任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災難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常委,廣東省預防醫學會急癥預防與救治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衛生應急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副主席,廣州東部醫學論壇急診醫學/全科醫學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一院/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主任導師(BLS,ACLS),瑞典林雪平大學災難急救培訓課程(ETS)高級講師;《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版》編委,《新醫學》特約專家。
2010年參加“廣東省赴青海抗震救災醫療隊”,參與災區醫療救援,榮獲“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廣東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2018年帶領“國家醫療隊”赴西藏開展醫療服務工作,圓滿完成任務。2020年榮獲“中國民主同盟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稱號、2019-2021年入選“嶺南名醫錄”、2020年榮獲“羊城好醫生”、“抗疫好醫生”稱號、2021年榮獲“中山一院好醫生”稱號。
招聘崗位及要求
一、崗位基本要求
1.政治思想品德良好,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兩個確立”,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具備較好的學術能力和學術背景,醫德高尚、團結互助,積極弘揚正能量;
2.身心健康,能承擔崗位工作要求;
3.符合崗位相關專業和學歷、資歷等要求,且有較好的學歷背景。
4.凡有下列情形之一,醫院將不予受理應聘:
(1)尚未解除紀律處分或者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以及刑事處罰期限未滿或者涉嫌違法;
(2)申報材料不真實,或不按規定時間、程序提交應聘材料的;
(3)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規定的,有其它不符合事業單位招聘條件的人員。
二、招聘崗位及專業要求
事業單位考試
支持和保障
1.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
2.提供人才住房保障(須滿足深圳名下無房)和住房補貼,確保每一位員工“住有宜居”;
3.協助申請落深戶、深圳市人才引進補貼;
4.協助申請國家、省、深圳市、區高層次人才項目;
5.子女入學有保障。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距離醫院僅500米,是深圳最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擁有一流師資隊伍,與中大教職工享受統一待遇;
6.優質醫療服務保障、享受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
應聘流程
1.簡歷投遞: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lichunna@sysush.com,郵件主題為“應聘職位+姓名”。
2.資格審查:人力資源管理處根據招聘條件,對應聘人員進行資格審查。
3.醫院考核:通過資格審查人員由人力資源管理處通知進行線上考核。考核主要包括:申請人PPT陳述、專家提問、專家討論并打分等環節。
4.考察與體檢:根據考核成績,人力資源管理處組織進行考察及體檢,考察及體檢未通過者不予聘用。
5.公示:人力資源管理處對擬聘用名單進行公示。對于公示有異議人員,根據具體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6.報到入職:收到擬聘用通知人員須按期到我院進行報到。
注意事項
1.應聘人員宜以電話號碼和郵箱為首要聯系方式。從資格審查到招聘工作結束,應聘人員應保證所留聯系方式暢通,因聯系方式不暢造成無法通知本人的,后果由應聘人員本人負責。
2.應聘人員須保證應聘時所反映的情況、提交的材料均真實、有效,尤其是學歷學位、資格證書、聘任證書等證明材料。提交虛假材料的,取消應聘資格。聘用后發現的,解除聘用合同。
3.擬聘用人員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取消錄用資格。
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老師、陳老師
電話:86-755-81206275、86-755-81206196
郵箱:lichunna@sysush.com
地址:深圳市光明區圳園路628號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行政樓6樓人力資源管理處
醫院官網:http://www.sysush.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