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4-04-08 15:00:39 關注:4586次
一、課題組簡介
合作導師:秦華鵬,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通過環境、生態、水文、gis與遙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交叉,從事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城市內澇與面源污染、河流海洋生態環境、紅樹林保護與生態修復、智慧水系統等研究。先后主持/參加了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重點項目、國家水專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歐盟第七框架計劃項目等,已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8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
在研課題:(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大型運河工程廊道生境的生態響應與水生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研究”,以江海連通的“世紀工程”——平陸運河為研究對象,開發運河廊道生境模擬技術,解析運河廊道生境生態響應,構建生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2)深圳河灣水質與水生態精細智慧化管理項目,開展河流海洋生態環境的機理模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的開發與應用等;(3)深圳市可持續專項“城市內澇韌性的時空動態評估、模擬與調控研究”,開展基于大數據的城市內澇韌性時空動態評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城市內澇時空變化模擬、基于海綿城市建設和智慧調控的城市內澇韌性提升等技術研發。
招聘需求:因科研項目需要,本課題組計劃招收博士后1-2名,誠邀對本課題組研究感興趣的海內外優秀博士加入。
學院主頁:https://see.pkusz.edu.cn
二、研究專業/方向
生態與智慧水系統
三、職位描述
1.參與以下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大型運河工程廊道生境的生態響應與水生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研究”、深圳河灣水質與水生態的智慧化管理項目等。
2.負責(1)河流、近海生境變化與生態響應的監測、機理解析、模型開發、修復與調控技術體系研究,或(2)河流海洋生態環境的機理模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的開發與應用等。
3.開展相關實驗、觀測或數學模型研究,撰寫論文、專利申請和研究報告,協助項目管理,協助指導研究生等。
四、應聘要求
候選人基本條件
1.有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對研發有熱情、動手能力強;
2.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sci論文1篇(含)以上;
3.進站后須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身體健康,責任心強,勤奮努力,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符合北京大學博士后的招收條件。
候選人附加條件
要求(1)具有環境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基礎,具有較強的實驗分析和現場調查能力,有河流海洋生態環境調查經驗者優先;(2)具有生態環境數學模型、gis與遙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基礎,具有較強的數學建模能力,熟練掌握大型軟件與編程語言者優先。
五、年薪標準
1.基本年薪約12萬/年,社保及公積金繳納基數根據深圳市有關規定執行;
2.考核優秀和良好者,獲得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補助18萬元/年×2年=36萬元;
3.出站后留深圳工作者,可申請科研啟動經費(30萬)、深圳市高層次人才津貼等(160萬);
4.協助解決學校宿舍或附近人才公寓。
六、申請材料
1.個人陳述,描述個人研究方向、研究興趣等;
2.個人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參與科研項目與發表論文列表、博士論文題目及摘要;
3.其它應聘者認為重要的材料。
七、聯系方式
秦華鵬,電話:0755-26035291,郵件:qinhp@pku.edu.cn
請申請人將申請材料發送至聯系人郵箱,郵件標題為“應聘博士后+姓名+單位+高校人才網”;初選通過后,郵件或電話通知候選人。【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八、有效期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